中医如何治疗口腔癌——“状态疗法”
口腔癌是一种发生在口腔的恶性肿瘤的总称,可出现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包括唇,舌、口底、颊黏膜、齿龈、上颚臼骨齿后区等部位。根据发生部位,口腔癌包括发生在舌部的舌癌、在脸颊黏膜的颊癌、在牙龈的牙龈癌、在硬腭的鳞癌和口底癌,广义的口腔癌还包括唇癌和口咽癌。此病多发于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群,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近年来,口腔癌呈现两种新趋势:一是年轻化,三十岁以下的年轻患者越来越多,部分患者被确诊为口腔癌时还不到二十岁;二是女性所占比例增加。
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口腔癌?
(1)改变不良习惯。口腔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烟草、重度饮酒和不良饮食(包括咀嚼槟榔)。戒除烟酒槟榔等不良生活习惯,注意口腔卫生。最近看到一则新闻,中华口腔医学会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湖南省开展现场调研工作。在湖南某大型三甲医院某科室,调研专家团走访了所有口腔癌患者。初略统计50位住院患者中有45人患口腔癌,其中44人有长期、大量咀嚼槟榔病史。
(2)平衡饮食。俗话说“病从口入”,饮食有节,利身益寿。口腔癌的发生也与饮食习惯相关。此外,应该增加蔬菜、水果,提高维生素A、B、C、E和微量元素硒的摄入,比如肉类、鱼类、芦笋、蘑菇、大蒜等食物。
(3)定期口腔检查。很多口腔癌患者在确诊时就已经到了晚期,主要的原因就是平时忽略口腔的检查,忽视口腔的不适症状。因此,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是预防口腔癌的不可或缺的途径。
口腔癌的高发人群主要包括长期喝酒抽烟嚼槟榔的人、有口腔癌家族病史的人、口腔溃疡长时间不愈合的人等,高危人群应尽可能改善生活方式,远离高危因素,同时注意口腔癌防治强调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中医如何治疗口腔癌——“状态疗法”
李忠根据“癌状态”理论,从全新的角度解析了癌的病机关键。他认为“阴阳气不相顺接”是癌的病机基础,“耗散”是癌的病机转化关键,气滞血瘀痰凝是“癌”病机的外在表现。并根据肿瘤病机的新认识,提出了肿瘤治疗的新法则——固摄法。
固摄法治疗恶性肿瘤,有两大作用机制,一是通过固摄正气,防止正气的耗散,纠正正虚失固的状态;二是固摄癌毒,防止或减少癌毒的扩散与转移。李忠解释说,正气本身具有对癌毒的固摄收束作用,在“正虚”状态下,癌毒的扩散与转移趋势超过了正气的防护约束力,疾病便会进展。在固摄法对正气及癌毒的双重作用下,正气的耗散趋势得到抑制,正气水平得以提升,抗癌、固摄癌毒的能力增强,癌毒的扩散转移趋势同时受到抑制。此即固摄法的立意所在。
同时,他还将现代肿瘤药物靶向理论与中医归经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中医肿瘤靶向给药的新观点。并通过阅读经典著作,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提出了肿瘤临床用药的新思路,即“紧扣主体特征,确定治疗用药”、“辨析动态特征,随证灵活加减”、“注重辨证与辨病结合”及“合理使用有毒药物”等。研制出“固摄扶正排毒系方”、“镇痛贴”等系列抗癌中药方,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临床研究显示:固摄扶正排毒系方能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周期,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实验研究表明:固摄方能有效提高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抗肿瘤转移复发,对肿瘤新生血管有明显抑制作用。
根据研究成果,结合现代肿瘤治疗特点,李忠还提出了“三步有序靶向抗癌”的策略。“三步有序靶向抗癌”突破了传统抗癌的堡垒,将整体抗癌和个体抗癌有机结合,形成了“平衡抗癌”、“解毒增效抗癌”和“透皮抗癌”三步特色治疗。平衡靶向抗癌在于改变肿瘤微环境,恢复机体平衡,解毒增效抗癌在于减轻放、化疗毒性,强化机体抗癌效力;透皮抗癌法在于中药外用拔毒抑癌,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抓住口腔癌病机——虚、瘀、毒,统筹兼顾,采取扶正、疏通、祛毒三大对策,有的放矢,重点用药,通过扶正补虚,疏导化瘀,攻毒排毒三方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治用药,从而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机能平衡的根本目的。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命。

口腔癌
肿瘤疾病
-
1
中医治疗癌症的原理
-
2
癌症的中医治疗法则
-
3
中医治疗癌症原理探究
-
4
脊椎恶性肿瘤什么特征
-
5
耳道恶性肿瘤前期有什么症状
-
6
恶性肿瘤都会转移到什么部位
-
7
乳腺恶性肿瘤手术后吃什么比较好
-
8
恶性肿瘤手术后能吃什么水果